===開學前的準備===
在課程部分,建議老師們不妨將單一的課程計畫,發展成更全面性
的學期計畫,納入班級教學實務所需注意的全部項目,內容可以包括以下幾個項目:
一、教學計畫表
包括每週教學進度及評量時間及方式。
計畫表內容應清楚解釋評量的方式;
若有教學單元的調整,也必須解釋單元調整的原因及進行方式。
二、編寫教材
三、班級重要行事曆
何時舉行運動會?聖誕節是不是要辦活動?校外教學的內容?
班級成果展何時舉行?何時開始準備?
納入本學期的學校行事曆及班級個別舉辦的活動,編出一個專屬的班級行事曆。
完整的課程計畫,讓老師成竹在胸,奠定了教學成功的基礎;
成功的班級經營,則能夠營造優良班風,建立師生之間良好的關係,
讓老師的教學能收事半功倍之效。
===班級經營的前置作業===
老師在開學前,可以先從以下幾個方向預做準備。
一、了解學校:
如果到全新的學校任教,開學前最好花一點時間主動去了解這所學校的風格及特色,
也了解這個學區一般家長的職業、社經地位等屬性,對未來一年內所要面對的學生
及家長,建立起基礎的了解。
另一個了解的重點是這個學校特殊的課程要求,就以所任教的OO國小為例,
除了國語文、數學等一般學習科目之外,還有所謂的「學校特色課程」,
這部分也要在暑假期間就開始收集資料,甚至編好教材,寫好教學計畫。
二、了解學生:
要了解學生過往的表現,可以藉助以下三種工具
1.學生學習紀錄表:
掌握學生以往的學習表現,做為安排教學計畫時的參閱。
2.學生健康檢查表:
了解學生在身體健康狀況上的一般及特殊情形,了解學生是否有特
殊疾病、生長遲緩、體重過重或過輕等問題,針對能力所及,在教學中適時對症下藥。
3.學生輔導紀錄簿:
了解學生的成長紀錄,注意學生在求學過程中是否發生重大事件:
例如,家庭是否發生變故?歷任老師是否曾對某一學生特別提出觀察或注意事項?學
生是否有學習或情緒障礙?
三、親師聯繫:
親師聯繫除了協助老師更確實掌握學生的個別情況外,透過親師溝通,
也可以讓家長了解老師的教育理念,為未來的親師合作建立良好基礎。
在開學前的親師聯繫部分,可以做以下的準備工作。
1.連絡信函:
準備一封聯繫函,一方面介紹自己,一方面也把班級經營需要注意的內容
向家長解釋,一般而言可以包括以下幾個重點:
教學計畫表及班級重要行事曆、教師的教學理念、教師對生活常規的要求、解釋
班級教室的位置、解釋學校的特殊規定,例如營養午餐的規定及學生的配合事項。
2.特案的聯繫:
對於情況特殊、表現異常及需要特別關注的學生,可以在開學前就先與家長聯繫,
適時掌握先機。
===班級經營的黃金時間===
開學的一個月內可以說是班級經營的黃金時間,若能於此時段內成功地營造班風、
建立常規,往後一年所有的教學及行政事務都容易上軌道,一切將可收事半功倍之效。
視老師所帶的班級,班級經營也有不同的方向及重點。如果老師帶的是去年的舊班級,
則班上已有固定的班風及運作模式,老師只要重申重點,並且幫助學生收心即可;
倘若面對全新的班級,老師有責任幫助學生之間彼此互相適應,並且帶領他們凝聚共識,
營造全新的團隊精神及合作模式。
以OOO老師為例,為了讓學生盡快進入狀況,他一定會在開學前為學生先分好組排好座位,
並在每人的桌上放上他們的學習檔案夾及給學生的一封信,讓學生為未來一學年所需面對
的一切,預先做好心理準備。
開學一週內班上會舉行集會,OOO老師建議教師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讓學生討論班級常規的
內容,由老師提出草案,學生自行延伸、修改、增刪後表決之,通過的決議後就列入學生
的生活公約。常規的內容必須明確,例如「上課要專心」這一條規定,因為「專心」無法
定義,不如改成「上課不可以講話或傳紙條」要來得明確。
(網路資源)
- Aug 22 Tue 2006 19:42
[班經]班級經營的前置作業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